谷歌退出中国有玄机 或转型进入“后李开复时代”

作者: 来源:中国新闻网 日期:2010-1-15

谷歌中国命中注定多灾多难。

4 年前的情人节,谷歌的最高管理层经过近一天的激烈讨论后,终于决定坚持进入中国。在历经“搜索质量门”、“逃税门”、“ICP 牌照门”、“涉黄门”后,4 年后的这个隆冬,谷歌恐怕真的要退出中国市场了,远非众人所说的“要挟中国政府”般简单。

中国经营网记者 14 日下午独家从一消息人士处获悉,谷歌退出中国基本已成事实,甚至已经涉及到员工的安置。更为重要的是,此次决定是谷歌总部的决定。

该人士透露,谷歌总部与中国政府部门关于搜索结果审查的谈判几近破裂,因此谷歌总部在坚持“Google”品牌理念与中国市场之间选择了前者,并很可能借此进行中国市场的战略转型,进入“后李开复时代”。

中国市场营收只占谷歌全球收入的 1%,即使 2009 年谷歌业绩不凡,但占比仍不足 1%,谷歌因此放弃了中国市场。但值得谷歌迷们高兴的是,此次决定关闭的在华业务仅仅是谷歌中国(Google.cn),而诸如谷歌手机业务(Gphone)、电子邮箱业务(gmail)等仍将开放,这也证明谷歌并未放弃中国市场,而是战略性撤退。

易观国际的搜索引擎分析师李智在与媒体连线时表示,谷歌在本地化上一直在努力,它的退出和运营没有大的关系。而谷歌如果离开,对国内搜索引擎产业将是一个巨大打击。

李开复“后遗症”

上述消息人士曾亲身参与谷歌与中国政府相关部门,就过滤搜索内容的反复磋商与谈判。事实上,也正是中国政府在 2009 年下大力度开展的“清除互联网信息专项行动”,拖缓了时任谷歌中国一把手的李开复的辞职计划。

李开复不辱使命,经过两个月的攻坚战后,达到了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。这也为李开复在谷歌中国的工作,画上了完美的句号。但具该消息人士透露,谷歌中国看似表面上脱离了“涉黄门”的危机,但少有人知的是,相比面对政府部门的各项审查要求外,令李开复更加困难的是要“说服”谷歌总部,此举其实为谷歌此次“退市门”埋下了伏笔。

香港里昂证券(Credit Lyonnais Securities)亚洲部门的梁姓分析师(Elinor Leung)向媒体表示,谷歌中国的总裁李开复在去年 9 月去职,可能是谷歌与中国当局关系恶化的因素之一。

2010 年 1 月 13 日,Google 首席法律顾问大卫 . 多姆德在官方博客中宣称,去年 12 月中旬,他们侦测到一次来自中国、针对公司基础架构的高技术、有针对性的攻击,这次攻击导致其知识产权被盗,加上其他一些原因,导致谷歌已经决定不愿意继续对谷歌中国网站的搜索结果进行审查,“这可能意味着谷歌将要关闭中国网站,并可能撤销在中国的办事处。”

此外,大卫 . 多姆德还在文中强调,这一决定“是由公司在美国的管理团队做出的”,“为 Google.cn 今日成功而付出了无比巨大努力的中国团队对此毫不知情,也未曾参与。”这欲盖弥彰的一句话恰巧撇清了谷歌中国新管理团队的干系。

此前媒体报道称,与官方声明极其含糊一样,1 月 13 日谷歌中国总部也陷入了瘫痪状态。直到 13 日早上,谷歌中国方面包括刘允在内的各位高管都不知道这一决定。而正式上班时,谷歌中国的内网已经全部切断,不仅是技术人员无法上传相关代码,其他员工也无法访问。

“李开复只是从技术上,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解决了谷歌‘涉黄门’问题,但并未从根源上解决。虽然没有得到开复的亲口证实,但就我看,李开复似乎早已感觉到谷歌总部与中国政府在相关问题上难以妥协。最少他应该从与总部的沟通中,预感到了今天之事的可能性。”

以搜索为本的李开复时代

回到 2006 年底,那是谷歌踏入中国后最晦暗的时候。用户经常很难登上谷歌中国的网站,搜索时也很难在前几页搜索到他们想要的信息,不少人都对谷歌的未来表示悲观。面对困难,彼时谷歌两位创始人对谷歌中国下达了“不急于盈利,专心做产品”的命令。这句话之后无数次被引用、提及,逐渐传为业绩的佳话。

时年身居谷歌全球副总裁、大中华区总裁的李开复拿此尚方宝剑,潜心带领团队开展了艰难的提高搜索质量工作。

记者熟识的一位前谷歌技术人员曾在两年前的闲谈中透露,改善搜索引擎质量时一项异常繁杂的工作。为了改善某些指标的关键值,经常需要反复的测试评估,而且更令其抓头发的是,中文语法句式极为复杂,经常是修改规则后,新的无效网页又出现了,形象的说,就是“按下了葫芦,又起了瓢”。

该技术人员介绍道,谷歌原来中文搜索质量不高,主要是源于当时研发团队主要集中在美国。中国大陆网民的阅读习惯,与美国研究团队所认为的完全不同。举例说来,国内网民更倾向于在头条出现“官方消息”,而美国人更喜欢看“第三方声音”;国内网民关注新浪、搜狐,而不是美国研发团队在意的雅虎。

在当时,谷歌确实存在着方向和路线之争,一派认为应该先开发谷歌地球、Gmail 等炫酷的产品去吸引用户;一派则认为搜索不仅是核心产品,也是用户使用量最大的产品。

李开复权衡再三,做出了“以搜索为本”的战略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他曾坦言,“承受着误解与质疑,心理压力巨大”。好在被称“水土不服”的谷歌,在一年后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评价。网友普遍感觉谷歌的中文搜索质量高了,李开复在此事上功不可没。

但不可否认的是,提高搜索质量的一年中,谷歌付出的是市场份额被百度等竞争对手蚕食的巨大代价。

文化理念冲突酿“杯具”

一个简单的“搜索结果过滤”,谷歌总部究竟为何要“退出中国市场”?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?

该消息人士概括性的指出,是文化理念上的冲突。他随后补充道,“难以调和”。

事实上,根据中国政府的相关法律规定,互联网内容提供商、广告服务商、电信运营商必须过滤“不良内容信息”,这其中不仅包括涉黄淫秽信息,还包括一些敏感词汇。上述消息人士分析道,谷歌作为美国的著名公司,曾经借助媒体多次表示不能理解为何要进行如此多的信息管控。

而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谷歌粉丝,就是因为他们深深的认同谷歌“自由、民主、开放”的文化。如果过多的进行搜索结果的审查,显然违背了其文化理念。对于“人工干预搜索结果”的不满情绪,在谷歌总部的工程师队伍中就从来没有消停过。中西文化上的巨大差异,让谷歌总部终于做出了“维护自身品牌理念”的抉择。

促使抉择的是谷歌中国一直不争气的业绩。虽然谷歌总部 4 年前“不急于盈利”的宣言并未尘封,但是在中国市场最大竞争对手百度的咄咄逼人,谷歌中国的成绩单难以让总部满意。

据国外媒体最新报道,来自网站分析公司 StatCounter 的数据统计显示,在 2009 年下半年,谷歌在中国的搜索市场份额已经增长至 43%,对手百度的份额为 56%。相比之前谷歌 30% 的市场份额提升不少。但数据同时显示,谷歌拥有全球搜索市场超过 90% 的份额。

相比市场份额,谷歌中国 2009 年的收益约在 2.5 亿美元上下,仅占谷歌全球收益的 1%。谷歌离开中国其实对他自身事业没什么大影响。

有其他媒体分析道,谷歌中国以审查搜索结果为名退市,实则是因为业绩不佳,为保住颜面退出中国而如此行事。该消息人士同意谷歌业绩不佳的观点,但他同时认为,此时谷歌宣称退出中国市场,恐怕与其中国市场战略转型相关。

现在看来,对于审查搜索质量表示“忍无可忍”的谷歌总部,放出了“关闭谷歌中国(Google.cn)网站,并可能撤销在中国的办事处”的狠话,很可能正是谷歌调整中国战略,放弃“麻烦又惹事”的搜索,而转向核心产品,进入“后李开复时代”的试水之语。

援引一国外分析师 Wolk 的看法,“谷歌希望能够遭逢更平等的对待,并且尝试得到国际网络世界的声援。就算谷歌离开了,几年内它还是会回来,中国仍是个重要且高速增长的市场。”

有消息称,1 月 14 日晚上谷歌将做出最终决定。但截至记者发稿为止,尚未有最新正式消息发布。

谷歌坚持自身理念的强硬态度也许并不适合中国的商业环境,要想生存就要在中国市场更加务实。该消息人士提醒到,谷歌“退市门”对其他跨国在某些层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
时年身居谷歌全球副总裁、大中华区总裁的李开复拿此尚方宝剑,潜心带领团队开展了艰难的提高搜索质量工作。

记者熟识的一位前谷歌技术人员曾在两年前的闲谈中透露,改善搜索引擎质量时一项异常繁杂的工作。为了改善某些指标的关键值,经常需要反复的测试评估,而且更令其抓头发的是,中文语法句式极为复杂,经常是修改规则后,新的无效网页又出现了,形象的说,就是“按下了葫芦,又起了瓢”。

该技术人员介绍道,谷歌原来中文搜索质量不高,主要是源于当时研发团队主要集中在美国。中国大陆网民的阅读习惯,与美国研究团队所认为的完全不同。举例说来,国内网民更倾向于在头条出现“官方消息”,而美国人更喜欢看“第三方声音”;国内网民关注新浪、搜狐,而不是美国研发团队在意的雅虎。

在当时,谷歌确实存在着方向和路线之争,一派认为应该先开发谷歌地球、Gmail 等炫酷的产品去吸引用户;一派则认为搜索不仅是核心产品,也是用户使用量最大的产品。

李开复权衡再三,做出了“以搜索为本”的战略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他曾坦言,“承受着误解与质疑,心理压力巨大”。好在被称“水土不服”的谷歌,在一年后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评价。网友普遍感觉谷歌的中文搜索质量高了,李开复在此事上功不可没。

但不可否认的是,提高搜索质量的一年中,谷歌付出的是市场份额被百度等竞争对手蚕食的巨大代价。

有消息称,1 月 14 日晚上谷歌将做出最终决定。但截至记者发稿为止,尚未有最新正式消息发布。

谷歌坚持自身理念的强硬态度也许并不适合中国的商业环境,要想生存就要在中国市场更加务实。该消息人士提醒到,谷歌“退市门”对其他跨国在某些层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
相关文章